柏林场刊最高分出炉
昨天柏林终于热闹得像个电影节了。
大半夜,中国媒体人纷纷吹爆《列夫·朗道:娜塔莎》。这片评论后面再写,关于《列夫·朗道》,奇遇这里写了好几次,不厌其烦再向大家推荐一下:
(关于这部电影的前因后果)
(去年《列夫·朗道》陆续在欧洲巡演,这是一份观感报告)
另一个是,《国际银幕》场刊迄今最高分出来了(因为欧洲电影市场已经结束,昨天的场刊拖到下午六点多才出分),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从不,很少,有时,总是》3.6分领跑(昨天日记里写了,戳这看评论)。
这个分数在柏林可谓是罕见了,之前考里斯马基的《希望的另一边》被打出过3.7的历史最高分。
倒不是说这部片子不好,而是这么高实在是有些意外了(是的,那个行李箱就应该扣一分,请看昨天推送中的分析)。
场刊开分已有12部影片。
加上今天看的两部,目前看过的14部里,按照我的喜好按照顺序是:
★★★☆
《眼泪之盐》
★★★
《所有死者》
《第一头牛》
《逃走的女人》
《我想藏起来》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
《温蒂妮》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删除历史》
《西伯利亚》
《入侵者》
★☆
《我的妹妹》
★
《坏故事》
《未曾走过的路》
今天完成6场。
早上两场主竞赛后,去看了一部乌拉圭神片《半大小子也想要一艘潜水艇》(继续可以收入「你连名字都那么牛逼」豆列),又看了入围全景单元的圣丹斯大爆款,据说预订明年奥斯卡纪录片提名的《欢迎来到车臣》,最后两部则都是论坛片,《电影手册》推荐的《如果这是爱》,以及希腊影片《挖掘机》。
主竞赛
Competition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
导演:布尔汗·奎巴尼
德国 / 荷兰
★★
这部片子把通常9点开始的媒体场提前到了8点15,因此领票也提前了半小时,搞得天怒人怨……不过片子还不错,算是本土片里的大种子。
改编自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同名小说(中文版出过至少三遍了),同样改编自这部小说的还有法斯宾德的不朽名作、长达11小时的1980年电视版本,以及1931年皮尔·于茨执导的电影版本。
1980年,法斯宾德11小时的电视版本
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的改编策略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把故事放到当下的空间来讲述,其二则是把男主角Frantz改成了一个原名Francis的、来自几内亚比绍的黑人难民(因此也增加了一个「命名」/身份认同的情节点)。
将主角改成黑人难民这种策略,不由得不让人想起法斯宾德在《恐惧吞噬灵魂》里对道格拉斯·希尔克(瑟克)的《天堂所允许的一切》的改编。
相应地,原作中主角杀死的同居妓女艾达,也变成了他在偷渡过程中为了自保而挣脱的女友;坐牢过程也变成了在难民收容所的经历。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犯罪题材放在今日,也不得不成为了「过时/老派」的黑帮,以及由黑人移民组成的贩毒网络。
原作中最核心的Frantz与Reinhold的关系,也并没如法斯宾德一般去强调其中的同性恋成分——本作中尽管Reinhold看起来性向成谜还主动吻过Francis,但是他并不是同性恋(影片被列入泰迪熊单元应该主要还是因为一个跨性角色),但两人之间绝对有着依恋、妒忌等等可以在爱情中被定义的关系。
影片共分为五个段落和一个尾声。
由影片中Frantz的真爱,被Reinhold因嫉妒而掐死的妓女Mieze的全知视点预叙式的叙事旁白引导,加上Francis的创伤回忆/梦境,使得影片显出了一丝「对抗命运但终于失败」的希腊悲剧宿命感。
影片的主题也基本可以总结为「他想做个体面正派的人,但社会不给他机会,因为他是难民/移民」(这一点不由得又让人想到《流浪的迪潘》),Francis学习语言的过程也设计的比较好,名句绝对是「我就是德意志」(Ich bin Deutschland)哈哈哈。
影片算是旧瓶装新酒,去讨论难民议题的一个典型,这种大情节剧拍成这样也是相当了得。
未曾走过的路
The Roads Not Taken
导演:莎莉·波特
英国 / 美国 / 瑞典
★
又是一部秀演技的作品,哈维尔·巴登的中风后失语症表演教学课,但是实在是无聊至极……
名演员会有这个问题,比如名满天下的哈维尔·巴登如何能扮演一个墨西哥人,他除了说西班牙语,长得都不像典型老墨哇(还能在超市被人一眼认出是墨西哥人你逗我?)……
更可笑的是女儿艾丽范宁这个选角,让我相信她是墨西哥混血哈哈哈哈……难道在暗示哈维尔巴登是喜当爹吗?
说到底影片讲得就是朱砂痣和白月光的故事,但讲得这么无聊也是让人挺服气的,入围主竞赛是为了平衡导演性别吗?好在说到底影片还有不同时空之间从台词到动作的匹配剪辑,能赢回一颗星。
论坛/柏林天才营
Berlinale Forum - Berlinale Talents
半大小子也想要一艘潜水艇
Window Boy Would Also Like to
Have a Submarine
导演:Alex Piperno
乌拉圭 / 阿根廷 / 巴西 / 荷兰 / 菲律宾
★★★
乌拉圭导演Alex Piperno出身自2012柏林天才训练营,而这部影片被选为今年天才营的放映项目也是因为正是在当年的训练营里找到了菲律宾的合作者。
影片可以算成是奇幻片,导演本人比起「魔幻现实主义」而言,希望用「奇幻自然主义(fantastic naturalism)来描述自己的作品。
影片的核心设定是一个连通巴塔哥尼亚冰川豪华游轮、蒙特维地亚的中产阶级公寓和菲律宾山间村子之间的通道,最初发现这个通道的是游轮上冲洗玻璃的船员(同事们叫他Chico/boy,片名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通道连通起的不同的阶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全球化的绝佳隐喻。对船员小哥而言,他通过这个通道实现了阶层跃升,还睡到了中产阶级白领单身女性,并找到了一个城里的工作(尽管还是给公寓大楼冲洗玻璃);
而蒙特维地亚的女白领偶然通过通道进入游轮后,直接走上的则是游轮顶层富人们的俱乐部(虽然后面也没再交代她去哪儿了);
至于菲律宾村庄的人们则对突然出现的通道(一个显然不是当地建筑的水泥小屋)心存恐惧,各种请神保佑,最后更是摧毁了通道——引发了轮船的大水,并蔓延到了中产阶级公寓里——所谓全球化的蝴蝶效应。
有趣的是菲律宾山村的通道,通向的是游轮的储水和轮机房,而通向蒙特维地亚公寓大楼的通道,则开在毛巾等备品的储藏室门后——又是一个全球化中国家地区分工的图解。
影片有许多阿彼察邦-蔡明亮式的镜头,而菲律宾村民误入游轮之后遇到擦窗小哥那场戏,通过镜子的调度真是妙极。
全景单元
Panorama
欢迎来车臣
Welcome to Chechnya
导演:大卫·弗朗斯
美国
★★
圣丹斯大爆款并获得美国纪录片单元最佳剪辑奖,据说已经预定了明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入围,也被认为是2020年最重要的纪录片及LGBT相关作品之一。
影片由奥斯卡入围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的大卫·弗朗斯执导,讲述俄罗斯LGBT组织营救车臣同志大清洗的受害者的故事。
与题材和社会介入的行动相比,本片的电影层面并没有太多可说的,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处于保护被采访者的伦理需求,采用了换脸技术——由纽约等地的LGBT活动家门出任所谓「面部替身」(face double)。
影片向俄罗斯政治喊话的目的十分明显,并直指车臣敢于对LGBT群体进行迫害、拷打甚至杀害,直接出于普京对车臣总统卡德罗夫的默许与纵容。
放映结束后片中主角,营救行动的负责人俄罗斯LGBT组织活动家David Isteev、Olga Baranova,以及第一个站出来向媒体作证的Maxim Lapunov(公开身份前代号「Grisha」)及其母亲依次出场时,全场数次站起来起立鼓掌和欢呼,总算体验到一次奥斯卡级别的全场起立鼓掌,并且知道站起来坐下再站起来真的是件很麻烦的事儿……
如果这是爱
If It Were Love
导演:Patric Chiha
法国
★★
《电影手册》推荐的舞台纪录片,主要内容是现代舞表演和排练,以及演员们对自己的角色的探讨和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带剧情还是蛮有趣的),有些关于「剧本」的对话非常好笑。比较无感的一部影片。
挖掘机
Digger
导演:Georgis Grigorakis
希腊 / 法国
★★★
希腊导演Georgis Grigorakis长片处女作,又是一部采矿业毁坏生态逼人搬迁的作品(上一部是蒙古片《世界的血管》),好多桥段都一样。不过这部影片主要文章做在颇有希腊古典悲剧感的父子关系上。
影片几乎是为著名演员Vangelis Mourikis量身定做的(他也参与了剧本创作),讲述一个坚守自己林地和牲口的老人一面被矿业公司对环境的破坏所困扰,一面又要处理前妻去世后无家可归的儿子上门要求分割财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两个脾气都十分倔强的人逐渐建立起了(字面意义上)「相爱相杀」的关系。
影片也处理到了所谓「西部片」的元素:摩托车/马恰好是个对仗关系,还有保卫领地、枪、酒吧、追杀等等元素。影片最为出色的是摄影,对人与自然相处关系的探讨,对山林的雾气(完全又看到了《聂隐娘》的那个雾气长镜头!)、暴雨、泥浆等等有着相当准确的捕捉(我猜摄影师很多时候想弄死导演……),更为杰出的是大量的低照度场景,父亲追杀儿子那场戏实在是拍得太出色了。还有一些对矿场和机器的相当有震撼力的镜头。